《精神哲学》绪论

精神哲学是对理念自我实现的过程的一种展现,关于精神的知识不是抽象的简单的逻辑概念,而是它在自身实现过程中所达到的最具体、最发展的形态。正如希腊人所说的,认识你自己,而这种关于自己的认识并不是某个异己的力量从外部向人类精神发出的告诫,那督促认识自己的神无非是精神自己的绝对的法则,但是希腊人没有达到对精神的无限性的认识,而基督教由于道成肉身使人意识到与无限东西的完全自由的东西,使得从精神的绝对无限性去概念式的认识精神成为可能。人性知识对于哲学来说是无关紧要的,试图从英雄偶然的特性来阐述历史,历史则变成了种种偶然事变的游戏。

经验心理学的观察和经验的方式将形而上学拒斥门外,但却以形而上学为依据,排斥了思辨的考察。精神哲学的目的是把概念重新引入到对精神的认识当中去。思辨哲学不可以把对象作为被给予的表象那里来接受,就像康德的对象、显象、表象,以及知性的联结,不能用单纯的知性范畴来规定对象,康德的理性心理学的谬误正说明了这条进路是不可行的。范畴是固定不变的,则不能表达精神的本性,精神不是抽象单纯的,而是同时存在自己与自己相区分的东西,精神只有通过自我现实的种种确定的形态才是现实的,而非仅仅是身体与外部的联系中,真正说来是概念的统一性与身体内在的联结,并以其同一过程的不同显现和运动,共同指向一个绝对精神。在两种考察方式里,即把个别的或者普遍的东西认作本身固定不变,虽然这样也要求精神的力之间产生和谐的联系,但这种只是精神应有的统一而不是本源的统一,这是一个空洞的表象,不能解决被预设的精神的力的问题。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未分类

6

2025-7-18 0:36:03

未分类

返朴归真:老子哲学的智慧与当代启示

2025-7-18 1:00:5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