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外媒 The Information 报道,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和百度已开始在部分大模型训练中使用自主研发的 AI 芯片,逐步替代对 NVIDIA 芯片的依赖。
阿里巴巴早在年初就已将自研芯片用于训练“较小规模”的 AI 模型,目前正在评估其性能是否可拓展到更大的系统。百度方面,则在测试其“昆仑 P800”芯片,用于训练新版本的 “文言一心”(ERNIE)大型语言模型。
这一步骤标志着中国 AI 生态在关键计算硬件上的一次重要转型。长期以来,由于美国对先进 AI 芯片出口的严格限制,中国企业高度依赖 NVIDIA 产品。而如今,自研芯片逐渐展现出与国际厂商竞争的潜力,推动“从外采到自主可控”的战略升级。
尽管目前尚未完全淘汰 NVIDIA 芯片,业内观察人士认为,这种“混合使用”的新格局,既是应对外部技术封锁的现实选择,也可能是中国 AI 长期走向硬件自主路径的重要里程碑。
未来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自研芯片在大规模训练、模型推理中的稳定性和成本效率,以及它们如何在国内外 AI
竞赛中抢占先机。